要得睡眠好,先须心安定,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提出:先卧心,后卧眼就是这个意思。醒时称寤,睡时称寐。北宋邵康节说:寤则神栖于目,寐则神栖于心,又说:神统于心,大概以清心为切要。然心实最难把握,必先平居静处。入寝时,将所有营为计虑举念即除,渐除渐少,渐少渐无;自然可得安眠。上床之后,需要宁神定志,摒除杂念,无思无虑,自然容易入睡。清代诗人袁枚《喜老》诗中所说:一块百事生,一眠万事了也是倡导这种寤时则动、寐时则静的养生办法。
有些人精神世界非常丰富,上床后一直浮想联翩,夜不可以寐,这又如何解决呢?《老老恒言》介绍了两种办法。书中说:寐有操纵二法。操者,如贯想头顶,默数鼻息,返观丹田之类,使心有所著,乃不纷驰,庶可获寐。纵者,任其心游,思于杳渺无朕之区,亦可渐入朦胧之境。操法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办法,将意念集中于一处,头顶或丹田。也可以默默念数:1、2、3、4、五每呼吸一次念一个数字,念到五再回头从一念起。或默念安静睡之类,念安时吸气,念静时中止呼吸,睡时呼气,这样反复多次。另一种是纵法,也就是任其所想,越想越远,也可以渐渐朦胧而入睡。
除去维持心神安定,也可以给自己创造更为舒适的环境,如此也能够帮助睡眠。